极医堂中医告诉您月经不调的危害及调理方法
危害
●30岁左右:皮肤明显出现色斑,松弛、晦暗无光,毛孔粗大、粗糙、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。女性体内的毒素沉积,不利与子宫和卵巢的排毒,衰老,不孕不育。
●30-40岁之间:出现内分泌紊乱,如月经不调、乳房下垂、萎缩,老年斑、外阴干燥、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、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。
●40-55岁之间:出现失眠、多梦、烦躁易怒、精力体力下降、记忆力减退、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;
●55岁以上:肾功能大幅下降,卵巢基本萎缩的中老年女性。
汗、皮肤潮红等。一般发生在45~52岁之间,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。
月经过少或过多易诱发的疾病
月经量过多、过少都不正常,都是因为内分泌不太好。如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、患有子宫肌瘤,月经量会很大。如果是因为吃了口服避孕药后才导致月经量过少,就要请医生参考是否要换一种避孕措施。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的多少呢?专家介绍说,从医学上来测量,一次月经量30毫升算过少,80毫升是过多,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左右。但平时我们无法去量,不过卫生巾可以帮忙。正常的是一天换四、五次,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。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,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,就属于经量过多;相反,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,则属经量过少。如果你属于上述中的一种,应及早去看医生。月经不正常。以往的研究大都倾向于骨质流失是妇女闭经以后才会发生的事。其实,年轻妇女也会出现骨质流失,这是因为这部分妇女的孕激素水平异常,其结果会导致后半生的骨质疏松症。
这一研究成果是加拿大科学家于1991年前后发现的。这项研究的参试者共有66名妇女,年龄在21岁—42岁之间。研究人员完成了统计分析后发现,短暂黄体期或出现无卵期将预示着骨质流失。研究人员称,这一发现表明,骨质生长需要雌激素与孕激素之间的适当平衡。对于月经不正常的妇女,应考虑补充人造孕激素,以防年轻的妇女骨质流 月经不正常。以往的研究大都倾向于骨质流失是妇女闭经以后才会发生的事。其实,年轻妇女也会出现骨质流失,这是因为这部分妇女的孕激素水平异常,其结果会导致后半生的骨质疏松症。
正常月经周期应该是20~36天,因人而异。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月经周期,一般认为周期不是28天就是30天。可实际上每个人的月经周期是有很大差异的。据有关部门临床调查统计,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%。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,就是正常。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可能是不正常的,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,这就需要准确记录每次的时间,否则只凭印象很难推断。
月经不调诱发女性头痛
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,就其发病的机率来说,女性要大于男性,这与女性独有的生理特点有关,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,与月经有关的头痛,约占女性头痛的20%。
女性常常在经前或经后,出现头痛,并伴有头晕、心悸少寐,神疲乏力等症状,且经后一周消失或明显减轻,这在中医学上称为经行头痛。
祖国医学认为经行头痛是由于气血亏虚、血淤、肝火偏旺引发的,而气血亏虚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。女性行经期间,经血大量流失导致气血亏损。气血亏损导致血气运行不畅,血淤则不通,不通则痛,如果不能及时治疗,就会转化为周期性或是其它类型较为严重的头痛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当血液中的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到一定的程度,就会引发头痛,而雌性激素水平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上下波动。
月经不调症调理
月经不调症普通调理
女性月经不调与肾、巢关系密切。女性月经不调已经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。尤其是近几年,这种现象更为普遍,由于生活压力、生育、流产等原因,很多女性刚过30岁,因面部 就出现色斑、皱纹,乳房干瘪萎缩、松弛;阴道泌液减少,性机能减退,失眠、烦躁、潮热、盗汗等症状,甚至有很多人在35岁左右就开始月经不调。
2002年,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,由我国最权威的医学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数10名资深研究员组成的中国女性月经不调研究中心在北京成 立,致力于研究女性月经不调的根本原因和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研究发现:肾脏、卵巢在女性月经不调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,两者紧密联系,缺一不可,靠单一补 肾或单一养巢都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抗衰养颜的目的。专家们一致认为,只有通过补肾养巢同时进行,才是真正解决月经不调的唯一途径。补肾+养巢,全面消除女性月经不调各种症状,轻松做女人。
1.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很多女性的月经不调是由于压力过大造成的,所以你必须调整好,学会释放压力。
2.保持生活规律。
女性要尽量使你的生活有规律,不能熬夜,也不能过度劳累,因为生活不规律会导致月经不调。如果让你的生活有规律,你的月经可能就会恢复正常。
3.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。
平时应该多吃含有铁的食物,比如说乌骨鸡、羊肉、鱼子、猪羊肾脏、黑豆、海参、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。
4.必要时去看医生。
医生说如果持续出血24小时后仍没有减少,或者出血量大以及月经量少到没有的话,一定要马上到医院去看医生喔。
月经不调症中医调理
中医认为,女性经期延长的原因有虚实之分,所以调理月经也要分清虚实以后再着手。实证多因为瘀血阻滞冲任,新血不得归经:虚证多因为阴虚内热、扰动血海以致经期延长。另外,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,从女性的气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。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,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、气血发生变化时,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。
1、 气滞血瘀:如果女性平时心情郁闷,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。或者女性在行经期,生产后感受到寒邪,寒邪阻碍气血运行而形成瘀血。因瘀血阻滞胞脉,新血不能归经,以致经血延期不绝。
2、 阴虚内热: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,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、生产过多,房事过度,使体内阴血亏耗。阴虚内热而血海不宁,经血不能正常运行,从而导致经期延长。
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,即可对症施治。治疗月经不调,一般会从补肾、扶脾、疏肝、调理气血着手。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,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。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,精血旺盛,则月经自然通调。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。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,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。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。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,疏通气血,如果气血调和,则月经通调。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。
月经不调症调理误区
1 掌握适应症。
由于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很多,因此在应用雌激素治疗时,应掌握适应证,了解激素应用机制,不可滥用。因为这种激素在治疗因某种疾病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时,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或是治疗的方法之一。因此对其它必要的治疗措施不能忽视或偏废,以免延误病情。
2. 用量。
在使用激素时,一定要注意用量,用法要恰当,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,相反还可增加病情。如在诱发排卵过程中,用量就不能过大。用于功能止血时,选择用量均应适合病情的需要。
3 .联合用药。
为防止单独使用孕激素时引起出血过多,或獐使用雌激素时造成内膜过度增长,同时为了增加疗效,孕激素和雌激素常要联合应用。
4. 副作用。
因女性激素对肝、胆、心血管、脑血管,以及凝血机制均有一定的副作用,因此,对患有下述疾病者,如肝炎、心血管病、高血压、血栓静脉炎者,或曾有这些疾病史的人,应慎用或禁用。
QQ:152088747微信号:zabn1822